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实践教学 > 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 正文

林场实践教学基地承接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地学课程 综合实习

【来源: | 发布日期:2024-06-16 】

林场实践教学基地承接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地学课程综合实习

2024年6月12日至14日,我校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77名师生,在劳动教育(实践教学)中心林场实践教学基地,开展专业地学课程综合实习。这是劳动教育(实践教学)中心林场首次接待该专业进行实践实习,取得了极好的教学效果,获得师生一致的肯定。

6DD8A

根据该专业地学实践课程体系,本次实践安排了三天实习任务:任务一是整体资源概况踏查及样地选择;任务二是分小组在各样地实地调查,调查群落种类及结构、下层植被多样性、立地地形地貌条件查,并进行植被-土壤取样,揭示各生物地理群落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因子;任务三是分组汇报实习过程及综合报告成果,分享每组的经验及心得。在进入林区开展工作前,带队老师开展了野外调查工作技能和安全教育培训,指导学生对林场不同地貌单元的生物地理特征进行考察,并综合各调查因子进行立地质量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揭示人类保护自然资源的具体措施和建议。通过教师对学生野外资源状况的综合调查和内业资料的汇总计算,扎实推进了学生理科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地学理科理论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厚植了学生爱护和保护自然环境的职责和使命。


16A872F42D6



来到林场实习的首日,老师带领学生认识林场生物地理资源环境特征,讲解资源地学地域分布特征、植被群落的自然演替规律,以及不同地形条件下植被和立地环境条件的互馈影响关联机制。学生们第一次深入林场开展调查和探究,收获了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他们逐步认识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如此重要,自身的使命又是如此荣耀!

实习的第二天,学生们开始投入到实地调查及取样实践中。通过样方林分结构调查、地下植被多样性调查、立地环境条件调查、土壤形成过程调查等多种调查技术规程展开工作,实地采集植被标本,挖土壤剖面,采集土壤样品。学生们在实际调查和取样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地学野外综合调查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实际技能操作,而且利用林场自习室,晚上各小组团队协作,深深的夜色中留下了学生们孜孜不倦开展科研探究的身影。他们汇总所有数据,在网上查阅文献,计算各立地环境条件的指标,初步完成了实验过程总结,为后续调查报告的撰写奠定基础。

82FC2425EC


实习的最后一天,每个小组的学生积极参与实习报告汇报,在林场大餐厅,他们逐一上台向老师和同学们展示本小组实习的所有成果。

我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是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师资力量雄厚。作为一个应用型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毕业生通常参与野外样品收集、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分析方法,分析和挖掘资源环境数据,具备了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资源调查技能和水土气生环境综合分析测试能力。近年来我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培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较多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为京郊生态环境保护、农业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

劳动教育(实践教学)中心林场实践教学基地作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开展实践调查,显示出了以下三方面的优势和特色:

一是地理条件。林场所在地地处燕山山脉,在地质构造上,山体多为中生代和新生代燕山运动时期侵入的花岗岩,地势高低起伏,西北部为海拔600m的谷地,东南部为海拔1560的主峰,从西、北部逐渐上升到海拔900m的谷地和1200~1500m的山峰,由于地形差异形成小气候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地貌类型多样,林场所在沟谷内存在岩石裂隙泉眼,终年流水。

二是生物和立地环境多样性。林场所在地植被类型多样,具有保存较为完整的原生性蒙古栎和白桦天然次生林,具有极高的观赏性。不同海拔有北京市典型地带性土壤-褐土和棕壤,山脊和沟谷地貌类型、水土流失地貌类型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和立地环境因子调查的最佳实习场所。

三是土地利用类型多样。目前存在林地、菜地、苗圃和果园等多种土地利用类型。在低海拔地区根据沟谷地形地貌特征,开展了缓坡的荒山荒坡的梯田化改造,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特色的旱地和园地,有效整理了水土流失土地类型和林果业产业发展的问题,能够挖掘自然资源保护、荒山治理林果业和流域经济发展的案例。



劳动教育(实践教学)中心林场实践教学基地的基础建设扎实,食宿、教学条件有保障,为学生创造了安全、便利、舒适的学习环境。工作人员在服务师生方面意识强、热情高,让学生感到安全和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