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质量 > 规章制度 > 正文

北京农学院教师本科教学工作基本要求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05-05 】

为进一步规范教学秩序,强化教师本科教学工作的职责和以学生收获为目标的教学效果,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教育部《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教师20182号)、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校课堂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教党201751号)、北京市委教工委《关于建立健全市属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京教工20163号)等有关规定,结合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实际,特修订本工作要求。

一、教师师德

(一)自觉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二)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言行得当,清廉从教。

(三)严谨治学,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学术规范。

(四)贯彻将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师教学能力

(一)应具备高等学校教师任职资格,了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

(二)应具有相关专业扎实的理论基础,了解行业发展,能够胜任所讲授课程。

(三)应具有全面的教学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新进教师五年内在“教职工在线学习中心”至少完成5 门课程的在线业务学习。

三、教学过程

(一)理论教学

1.课前准备

(1)认真研究课程教学大纲。明确本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刻理解该课程的讲授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处理好本课程与先修课程、平行课程和后续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

(2)合理选用教材和参考书。优先选用国家级和省部级精品教材或规划教材,注重选用教材的先进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科学选取讲授内容。

(3)认真编制和执行教学计划。合理分配每个教学环节的学时。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如确需调整,须按相关文件申请调配。

(4)认真撰写教案。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已有的知识结构,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强化师生互动,做到因材施教。

(5)认真做好课件等教学材料准备工作。课件要力求结构清晰、图文并茂、语言准确简练、字体格式合理。

2.课中教学

(1)教师要至少提前五分钟进入教室,检查教学设备,将本人通讯工具调为静音,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2)上课期间,教师不得擅自脱离工作岗位,不得提前或延后下课。教师要着装整洁、仪表端正、音量适中、语言规范、板书工整。除身体原因和课程需要外,须站立讲课,并强化课堂巡视和师生互动。

(3)讲课内容要因材施教、重点突出;课前有回顾,课后有小结;要注重理论与应用、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紧密结合。

(4)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作用。 在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强化对学生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学术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着力锤炼学生艰苦奋斗、担当奉献的“三农”品格。

(5)严禁教师“一言堂”教学,积极采用与所授课程相匹配的教学方式方法。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慕课、微课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课堂讨论、学生演讲等教学活动;开展问题导向式教学,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思维。

(6)加强课堂管理。对学生迟到、旷课、不带教材或不记笔记、玩手机、不听课等现象应严格管理,严控学生课堂零低头率。

(7)以学生收获为本,教师应通过课堂观察、师生互动、回答问题、布臵作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及时了解教学动态,把握教学进程,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3.课后工作

(1)教师要按照课程要求,合理部署、及时评阅学生作业。

(2)教师应根据大纲考核要求,认真评价学生学业,恰如其分给出学生成绩。考题要紧扣课程要求,重点突出、难易适中,A、B试卷难度一致,重复率不超过50%。认真制定判卷标准,评卷公正、公平,计分准确。按时上传学生成绩,认真做好试卷分析。

(3)认真做好课程总结。要对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学习效果等认真进行分析总结。对于存在的问题应在下轮授课时及时调整。

(4)按要求做好课程档案的归档工作。

(二)实践教学

1.课前准备

(1)实验课前,学生要做好课前预习,任课教师应按照计划做好准备实验等工作。

(2)实习前,教师应提前到实习场所了解和熟悉情况,做好车辆调度、场地安排、实习内容等准备工作。

2.课中教学

(1)教师应加强实验实习教学管理,全程指导学生实验,严控实验间隙出现学生聊天、玩手机等现象。

(2)实验实习课上,教师要简明扼要讲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操作规程等,指导学生科学合理设计实验、正确使用实验设备仪器、认真观察实验结果、全面收集并科学处理实验数据、规范撰写实验报告。

(3)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4)任课教师要与校外基地导师一起,按照实习大纲,共同指导学生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解决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课后工作

(1)教师要及时评阅实验实习报告,将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生,并保留存档实验实习报告(4年)。

(2)教师要认真做好实验实习课程总结,对于存在的问题应在下轮授课时调整。并按要求做好课程档案的归档工作。

4.毕业论文

(1)指导教师应认真做好学生毕业论文的全程指导工作。包括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方案设计、工作进度、论文撰写和论文评阅与答辩等工作。

(2)对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必须注重和本行业应用紧密结合,严禁同一年级不同学生或不同年级的学生论文选题重复,确保选题难度适中和工作量不少于6周。

(3)论文撰写格式要规范,内容要完整,表述要严谨简洁,逻辑要合理,严控论文查重率不超过25%。

(4)论文选题、开题、任务书、答辩等环节材料要齐全。

四、教学研究与改革

(一)教师要持续了解高等教育理论和发展规律,了解都市农林业的发展趋势、京津冀一体化和北京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对人才和科技的需求,学习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能,并体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二)教师要围绕学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总目标和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强化学生能力培养,持续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并将改革成果固化到教学过程中。

(三)教师要积极申报国家、省部级和校级组织的教改项目,积极参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研讨交流,并将相关成果整理成教学研究或教学改革论文。

五、本要求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北京农学院教师教学工作基本要求》(院发[1998]67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