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的教育

【来源: | 发布日期:2013-09-20 】

信息时代的教育

(吴绍)

摘自2013.06.28《教育大家谈》

 

提起教育,一句校训说得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育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也。韩老夫子的“定义”里面包含着与“教”对应的“学”,大概是没有想到三次科技革命后的今天,“教”与“学”竟能相对分开来做的吧?至于“育”人,这便不是几年的事情,也非学校一力而为,自然更远非一篇短文能容纳的。笔者念书二十来年,从乡下到大都市,点滴经历中,管窥我国教育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乡下的时候,生活是可以与世隔绝的,更不会产生宏图伟志。成天价听得家长里短,烂得不行的小画书都是宝贝,收音机更是奢侈品了。想想《北风那个吹》里知青跑到农村后农村热闹起来的景象,就知道前工业时代的地区生活有多封闭了。当然只是封闭,却不贫乏,有着“百草园”一样的童趣,“边城”的诗情。不过毕竟是有收音机了,就能收听更多的节目,不必等着唱戏的、扭秧歌的进村子里面表演。单田芳的《白眉大侠》,乃至一些点歌频道,都是很喜欢的。边听边做活儿,累了伸懒腰,甚至可以浮想联翩起来。广播可谓开启书籍之后的又一次狂飙运动,我们家书很少,但是有广播,便可以更为廉价地获取很多信息了。

当然更发展地,属于电视。进城了,晚上总会被电视剧迷住,读书乏味了,看电视却没有看不进去的时候:从《大染坊》转到《环球经济连线》,图像化的东西总是比声音留下更深的印象,让人更容易理解。小学校里面要学习珠算,卷子也是油印的,曾帮老师制作过卷子,弄得满胳膊都是黑乎乎的,常常也连带上鼻子、嘴巴,还跑来跑去的不知情。到了小学高年级,学校有幻灯片了,可以放一些题目,不必整黑板整黑板地抄,只不过是在公开课的时候用,大概仅仅作为风尚,并不习惯。然而六年级竟然安装了电视,这可成了新闻,不过记得只用它看过一次世界杯,毕竟,一开电视便联想到娱乐了,与紧张的学习气氛不相符。电视作为教育的功用,笔者只是在非典的时候用过,一个老师站在屏幕前,就像天气预报里面差不多,只是地图换成各个科目的。而这也只是在化学、物理上用,其他的比如数学、语文,总觉得还是与老师面对面更好。

初中,告别了油印卷子的时代,不过幻灯片又退化了,需要继续帮老师整黑板整黑板地抄题——大概花一两个小时吧——然后再回去做。没想过麻烦,也没想过效率低下,大家做起题来也怡然自得。到了高中,进省重点,数学题全用幻灯片,一会儿就翻过去一张,发觉有点儿跟不上,好多题目只能下课后问老师要。不过幻灯片确实方便了很多,不必吃粉尘,而且可以反复用。

到了大学,教书基本上都用ppt了。只有两门课没有用:几何与代数、微积分。数学推导很多,老师觉得在写的过程中,学生才会真正过脑子思考。这个大抵也对,因为其他的课程,学生大多是可以翘课,待到考试周的时候突击一下的,这样也还是可以拿个高分。自学的情况相当普遍,反而叫人愈加怀念中学时代了;电子课件、教课视频只不过提供更方便的获取信息的途径罢了。师者授业,度娘解惑。

工业革命影响着我们交流的手段,也就日益影响着教育理念。最显著的,莫过商品化、全球化、机械化、流水线化,乃至所谓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化。前工业时代的教育,最鲜活的莫过鲁迅先生的“早”,还有宋濂的“负箧曳屣”,欧阳修的“卖油翁”,乃至王献之学书法,轮扁造车。和现在一比较,就发现不同来了:更强调人的体会、师从,许多拿捏和把握是反复经验的来的。现在的课程,则大多数是与日后的标准化的工作相匹配的,授业也就相对突出出来。所以一方面,教学所用的东西,可以更为方便地扩散、传播;另一方面,学习也就愈益与师者分离开,教与学相对独立起来。

相比书报,广播乃至电视等拥有固定信息源的媒介,网络出现了谷歌、微博这样的人人可以成为信息源的媒介。广为人知的二八定律逐渐要让位给长尾效应了:愈冷门的商品,消费者固然愈少,但是总没有到〇,于是拖成一条长长的尾巴;长尾的销售额占消费总额的1/3强。iTunes最冷门的歌曲,每个月也会有下载量;微博、人人网“水”的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小团队出现。我的一个同学是电子音乐的发烧友,在微博上相当活跃,并且有一套相对廉价的录制设备供创作。教与学,又在一定意义上更紧密了。虚拟世界越来越把各地区的人联系起来,毛主席的“环球同此凉热”,便不再只是瑰丽的诗句了。

而且,搜索引擎的强大,引出了大数据的理念。甚至通过Google观察美国的感冒传播范围,可以清晰地描绘一场寒流的行程。可以设想,如果全世界优秀的医生都在Google上分享了自己的经验,那么一个总的医生会多么强大!信息爆炸的时代,只要耐心,总能找到要做的事情、要学习的知识。换句话说,可复制性强的知识,通过虚拟网络而在世界上异常活跃起来。

不过,虚拟网络总归是2进制的一长串数字,会消解各种各样人本身的体会。上述现代教育有全球性、快捷性、多元性、终身性的特点;但可以轻易地被另一组如单向度的、快餐化、碎片化、工具化的词汇来替换。笔者后来有幸参加一段中医的学习,愈益体会了一些。之前学习解剖,几大系统,几个循环的,纯是为了应付考试,背也是能背下来,是可以整理为一堆二进制码的,然而却不能用来实践。参加了中医学习的时候,很简单,体察师傅如何治病,将步骤一一记下来,两三天的工夫,就可以说对一些常见病比如肩周炎有比较透彻的了解了。解剖学上的知识,也就从简单的可复制的东西,成为了扎实的个人体会了。这可能是“教”“学”在一起而达到的效果,抑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促进?在学生的“逼迫”下,老师也需要整理出其心得,此之谓教学相长也。工业革命以来,授业的知识大大地增加了,但最终要转为每个人所经验的、所能吸收的,才有意义。教与学,终将会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