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本科教育中的两个问题

【来源: | 发布日期:2013-09-21 】

 

当前大学本科教育中的两个问题

摘自《北大教育促进通讯》作者:张翼星

 

作者简介:张翼星(1933–),男,湖南平江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当前主要研究中国现代哲学和高等教育。目前是北京大学老教授教学调研组成员。电子邮箱:zhyx@pku.edu.cn

 

摘要:本文紧密结合大学本科教学现状,提出应当重视的两个方面:1、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2、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者对此作了比较全面而扼要的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和推进本科教育的见解。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阶段,主体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本科教育的质量是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标志。对于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来说,尤其如此。

因此,充分保证本科教育的质量,不断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始终是高等教育的一项中心任务。这就需要大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保证优势教学资源的投入等等;同时,在教育思想上,当前有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值得认真对待。

一、正确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开展通识教育,是当代国际教育领域的一大潮流。近些年来,国内各大学也在尝试和逐步推行通识教育,并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议论。究竟什么是“通识教育”?英语中有两个词:liberal education, general education可译“自由教育”、“博爱教育”、“普通教育”、“一般教育”。我们现在所说的“通识教育”大致包含着这两个词的涵义。在大学本科教育中,我个人理解,通识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拓宽基础、沟通文理、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陶冶。这是针对狭隘的专才教育提出的。

通识教育主要来源于西方,但我国儒家教育思想中也早有“博学”、“会通”之说,并且注重之学与做人的结合。我国现代教育家中跟多有提倡通识教育者。蔡元培在任北大校长期间,一开始就主张“沟通文理”,“顺自然,展个性”,在进行德、智、体育的同时,又特别强调“美育”,意在培育健全的人格、“大写字母”的人。曾任清华大学校长,后在西南联大主持工作的梅贻琦,在讨论教育目标的《大学一解》的文章中提出,大学“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 他们都希望培养出大学问家、大科学家、大思想家。实际上,不论是北大、清华,或是西南联大,都曾出现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历史时期。然而,在大学本科阶段,特别是在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里,是侧重于培养宽基础意义上的各类人才,还是侧重于培养专业性教育的专门人才?国际国内都有过长期的分歧和争议。国内自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后,曾搬用苏联教育模式,过分强调专才培养和“专业对口”,出现许多单科性大学,把专业和“教研室”划分得很窄很细,使学科之间和学科内部隔断了联系,造成了知识结构和理论视野的严重局限,显然影响了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段较长时期的弯路和教训,是值得认真反思和切实转变的。20世纪以来的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各门学科之间呈现大分化有大组合的趋势,出现许多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新成果、新发现常常在结合部或交叉点上形成。因此,现代通识教育蓬勃兴起,并逐渐成为主流,决不是偶然的。通识教育正是要促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推行通识教育,首先要求处理好之学上的博与专或宽与深的关系。胡适有过一个比较恰当的比方,他说学问有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基底宽了,才能向高处发展,否则,就会立不住,一时像是立住了,经不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也会垮掉的。这种博与专的关系,各种类型的大学在原则上都是一致的,但培养目标又有区别,对于研究型大学,它的主要培养目标,不是一技之长的“技帅”或短期需要的“专才”。这就更需要加强通识教育,去铺垫一个较为宽实的基础。然而,博与专、宽与深的关系,又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专而不博,固然会失之于隘,博而不专,也会失之于浅。这种关系的恰当处理,无论是国家的教育部署,学校的教学方针,还是个人的学术生涯,都并不是很容易的事。胡适虽然正确说明了博与专的关系,但纵观他一生的学术成就,也难免有某些博而不专的遗憾。他曾经觉察到“余失之浅者也,不可不以高深矫正之。” 但他最后还是有些难以弥补了。

当前通识教育开展不久,便有人提出疑问,他会不会冲击专业教育,影响专业人才的培养?有的学生家长也心生困惑:“孩子好不容易考上大学,花不少钱读上四年,要使学不到多少专业知识,没啥本领咋办?” 这不能说完全没有根据,但对通识教育也多少包含某些误解。

不管人们对通识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又怎样不同的认识,但对通识教育的本意,决不是要排斥或冲击专业教育,而正是要为优质的专业教育提供一个广阔的背景,铺垫一种较为宽实的基础。目前有的大学关于本科教学改革的尝试是:在一年级侧重于通识教育,从二年级开始,经导师指导,重新考虑和选定专业,侧重于进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

开展通识教育,决不是轻视专业训练,或否认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人的一生的意义,而是认为在大学开始的阶段,要把基础拓宽一些,视野开阔一些,并懂得如何做人,防止单纯灌输知识或训练技能的局限和弊端。所以,与通识教育相对立的,并不是通常的专业教育,而是那些过于狭隘而封闭的专才教育。我们在开展通识教育的同时,决不能忽视专业教育。务专而失之于隘的偏向,和因博而失之于浅的偏向,都应当尽力防止。我们既要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提高其教学质量,更要加强专业课,特别是其中的必修课,主干基础课的建设,不断提高其教学水平和质量。而这应当是相辅而行,相得益彰的。

二、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

在一所大学里,学生不但人数最多,而且是一股最活跃、最富朝气的力量。他们是教学质量、教学水平的验证者,大学教育最终成果的体现者。他们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应当是教育的主体。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是当前大学本科教育改革中的一个十分重要而迫切的问题。

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就是说,他是一个学习的主动进取者,而不是一个被动接受者。可是当前学校里的现状和种种迹象,表明学生的主体性或主动性并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比如,在课堂上,基本上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没有从注入式转变为启发式。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互教互学的生动活泼的局面很少出现。教师很少向学生发问,学生更少向教师提问。总的来看,课堂气氛显得比较沉闷和松散。教师的讲课往往讲得太满,现成的结论、定理太多,没有给学生留下多少思索的空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主体施与和客体接受的关系,而不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状况如不改变,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失去兴趣,失去应有的主体性。又比如,走进图书馆,学生主动找书、踊跃借书者,并不多见。笔者在一所著名大学的藏书十分丰富的图书馆里,见到学生们大都满座在过道设置的书桌旁,在那里读教材、写作业、做习题、主要是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很少有人进入书库、进入可以找书、借书的阅鉴室里。日子长了,书库里的某些书籍已经蒙上了灰尘,借书出纳台前常常显得比较冷清。如果学生们大都满足于上课、完成作业、对付考试、攒够学分、获得文凭,而失去探索的渴望和兴趣,不去深入学术文化的殿堂,不想有所进取,有所创新,有所贡献,我们的大学教育,能说是成功的么?

再比如,在阅读的书籍上,现在的大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四年里,一般要听近30门课,要读一大堆教材、讲义,而很少原原本本地接触古今中外的原著和名著,正是这些著作经过实践和历史长河的洗礼,积淀着人类智慧的结晶,凝聚着文化发展的成果。只有直接攻读这些原汁原味的著作,才能追寻重大思想、理论的源头,才能亲自领略大师们的精神魅力,增强自己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特别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只有精读一批这样的著作,把它读懂、读熟,读出一些自己的见解、体会来,才是一种基本功的训练,某些严禁写作、质量上乘的教材,确能引导入门、启发思考,而且少数教材本身,就属于原著,名著之列。但从当前大学使用的教材来说,一般属于第二首著作,水平参差不齐,并有陈陈相因或辗转抄袭之作;某些全国统编教材,虽一般质量较好,但规范一种观点和模式,也难免有束缚思想的弊端。试问我国近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大师、著名学者中,有哪一位不是通过攻读原著、原典而深入学术殿堂的呢?笔者认为,在可能的条件下,直接接触和攻读原著,越早越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术素养,越有利于学术的准备和深造。因此,鼓励和引导学生攻读原著,确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学生主体性不能充分发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官场和学术界的腐败现象,对他们都有较深的消极影响。校园内有没有一个真正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也与他们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密切相关。从学校教学的角度看,影响学生主体性发挥的主要原应,可能有以下三个方面:

1、课程负担的重压

目前大学生的课程负担相当重,本科四年内要学满150左右的学分。从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至少有6节课,有时周六、周日还要加上一些课。立刻学生的课程压力更大于文科。课程项目相当庞杂,其中公共必修课名目繁多,内容日趋膨胀,使得专业课中的必修课一再压缩,某些基本理论、基本训练的内容都难以保证,理科学生十分必要的实验课、习题课甚至受到排挤。学生每天背着书包疲于奔命似的从一个教室到另一个教室上课。他们缺乏自学钻研的时间,缺少发掘潜能的选修课。当前各大学的课程体系,应当有人专门研究。鉴于学生的不合理的课程负担,压抑了他们的个性和主动性,宜于坚决压缩某些公共必修课的同时,重点是精简、合并或删除那些内容重复、不重实效的课程,大力加强专业课中的必修课特别是主干基础课的建设,保证学时,提高质量,确保学生在本科阶段受到优化的基础专业教育,同时根据条件设置一些确能拓宽基础、沟通文理,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陶冶的通识教育课程。总之,一个重点明确而又便于自由选修的合理而清爽的课程体系,才比较适合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教师天职的失位

一所大学,特别是一所研究型大学,既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又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场所。教师担负着开展研究和从事教学工作的双重任务。科研的成就,促使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中的问题,又推动科研的进展。二者真像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不可或缺。然而,大学又终究不是科研单位。人才培养始终是大学的第一使命,搞好教学自然是教师的首要天职。现在又是建国后知识分子和教师的境遇最好的时期,激烈阶级斗争和政治动荡的年代已经过去;物质待遇、生活条件又有显著改善;现代化建设更十分迫切地需要培养高质量人才。大学教师正是恪守天职的大好时机。实际上大多数教师还是坚守岗位,对教学认真负责的,但又确实在许多方面不尽如人意。不少教师并没有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教学中来。眼下学校的各种制度,如评定职称、选拔人才、授予奖励,多看科研成果的数量,而忽视教学的水平与效果,而且科研成果多与名利相连,而教学质量则常无人过问。前者硬,后者软。这样,便在教师队伍中出现重科研、轻教学、重名利、轻职责的倾向。一句话,没有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中来。有的教师课前缺乏充分准备,到课堂上宣讲一通完事,对学生的情况和问题不闻不问。有的教师忙于对外活动和自己的“私活”,对已经安排的教学任务,或找人代替,或仓促上阵。个别教师甚至擅自离开教学岗位,置学生于不顾,跑到国外“讲学”去了,这种状况竟不受批评和监督。蔡元培当年要求教师的“积学”与“热心”,却是当前大学教师中比较缺乏的。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教师充分认识到,搞好教学,培育人才是自身的天职,既有厚实的科学素养,又有深切的人文情怀,在理论上比较严谨,风格上比较舒展,方法上比较灵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和兴趣,充分发挥他们学习上的主动性。

3、思维空间的填塞

当前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上课,可是课堂上的基本情况是:比较沉闷,不够活跃。教师讲得太多、太满,有的还讲得太快、太肯定。学生的思维空间都被填满了,自由思考、主动提问的余地就少了。眼下主要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多是70-80年代以来毕业的中青年人,他们旧的框框少,接受新的东西比较快,是其优点;但一般也有学术功底不深、教学经验不足的弱点。不少教师的讲课,仍然是一种注入式,“满堂灌”的现象比较普遍,他们就怕自己准备的那些东西讲不完,而忽视了学生应当是教学中的主体。讲课应当留有余地,让学生有自由思考的空间。当然,教师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有的教师,由于学识丰富,研究有素,熟谙教材与资料,运用自如,因材施教,善于及时提出问题,自然就富于启发性。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种教学环节,适当地采用讨论式、提问式、对话式等教学方法,在讲授内容上比较少而精,重点突出,留下问题和证明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去寻求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这就会更加活跃课堂气氛,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金克木先生曾经讲到,教师不仅自己要有十桶水,才能让学生有七、八桶水,这是从学识上看得;教师更要用自己的二、三个铜板,引发出学生的七、八个铜板,这就是从教学方法上讲的,就是要善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善于发掘和实现学生的潜能。

总之,对于高等教育这个至关紧要的基础阶段–本科教学阶段,教师是关键,学生是主体。这是千万不能忘记的。如果我们的教育改革,能把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都充分发挥出来,那就是再大不过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