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

【来源: | 发布日期:2013-09-20 】

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

前言

  新世纪来临之际,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需求和多样性,人们更加认识到高等教育在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高等教育包括:“各种类型的学习、培训或面向中学后研究的培训。这些培训活动是由具有一定实力的各国当局批准的高等学校或其它教育机构实施的。”在世界各地高等教育均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困难:财政、机会均等、教学、研究和服务方面质量的提高与保持,项目的相关性,毕业生就业以及在国际合作方面获益的机会均等。

  本世纪下半叶是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将被视为高等教育扩展最具前景的时期:全球在校人数增长6倍多。从1960年的1300万增长到1995年的8200万。但这一时期,发达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高等教育与研究方面的机会与资源同时呈现出巨大差距,并在不断扩大。没有足够的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保证内源的和可持续的发展。特别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它们无法缩小这种差距。

  在过去几个世纪的持续发展中,高等教育已充分证实其在适应、改变和促使社会变革和进步方面的能力和稳定性。由于这种变革的范围之广和步伐之快,当今已日益成为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高等教育和研究已成为国家、社会和个人在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高等教育自身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自身的使命也要求它推动这种激烈的与新的变革。

  为了回答这些挑战和促进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二十一世纪的高等教育:视野与行动国际会议。在会议的筹备过程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5年发表了"高等教育发展与变革的政策性文件,还相继召开了五个地区咨询会议(哈瓦拿,199611;达卡,19974;东京19977;巴勒莫,19979;贝鲁特,19983)。这些咨询会议通过了宣言和行动计划。它们各具特点,是本宣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我们,出席于1998105-9日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的代表:

  忆及《世界人权宣言》第26条第一段所规定的“每个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每个人都有依据能力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赞同《反对教育歧视公约》(1960)的基本原则,其中第四条要求各缔约国"使所有人依据各自能力享有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考虑到来自各重要委员会和会议有关高等教育的建议,如: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世界全民教育会议(泰国,1990),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1992),学术自由和高校自立会议(1992),世界人权会议(1993),世界社会发展高峰会议(1995),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995),国际教育与信息科学大会(1996),第五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1997);

  深信教育是人权、民主、可持续发展与和平的基本支柱,应是二十一世纪世界的第一优先;

  指出它的统一性和相互依赖的本质要求在各层次上和各种方式上采取综合手段使高等教育向所有的人终身开放。其途径还包括通过各部门之间的、特别是在中等和中等后教育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确信在这种背景中,在新世纪来临之际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问题的解决途径将来自于对社会的展望,来自于赋予教育的总体使命,特别是高等教育的使命;

  强调各地高等教育体系必须提高其能力以适应各种不确定性的变化,改变和促使这种变革,突出社会需要和促进稳定;必须保持和实现科学的力量和创新性,以作为获得和保持高质量文化的基本前提条件;必须从终身的视角将学生置于这种关怀的中心位置,以便使他们全面熔入下世纪全球知识社会之中;

  考虑到高等教育急剧的变化,其质量和相关性的提高,面临主要挑战的应对,特别是资源危机等,这一切不仅需要政府和高等教育机构的强有力的参与,而且需要所有受益者,包括学生、他们的家庭、老师、社区、专业协会和公共舆论等全力参与。

 

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

 

高等教育的使命与功能

第一条 教育与培训的使命

  我们再次肯定高等教育的核心使命和价值应当保持、强化和进一步扩展,即:

  提供接受高等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开放场所,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流动,进行全面的国民教育,培养全球观念,鼓励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从而发展内源能力建设,加强人权、民主与和平;

  通过教学和研究更新和传播知识,作为社区服务的一部分提供相关专门知识,在文化、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服务于社会,促进科技方面的研究;

  通过高层次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职业资格和能力的培训,采用不断适应社会需要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培养高层次合格的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将成为满足人类活动各方面需求的负责任的公民;

  帮助保护、提高和传播国家和地区文化,吸收每一代人的传统,为国家的稳定和团结,为加强地区间的合作、国际理解和和平文化的建设服务;

  通过强调道德和伦理,培养批评性和独立的态度,探讨战略选择和人性主义的新进展,以帮助保护和提高社会价值观;


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与进步,包括教育体系。

第二条 伦理角色和预期功能

  高等教育机构及其专业人员必须:

  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追求真理和正义,注重伦理和科学,开发自身的功能;

  通过长期监测分析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发展趋势,充当监测站的作用,预测、早期预警和预防,以提高其促进发展和监评的功能;

  发挥其智力方面的能力和道德影响,保护和传播被广泛接受的价值观,尤其在出现道德危机的时刻;

  既充分享有学术自由、保持其自治,同时又对社会尽责。

 

形成高等教育的新观念

第三条 机会均等

  根据《世界人权宣言》第261款,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将取决于申请人的品德、能力、努力和决心。而且,应在对先前获得技能适当鉴定的基础上不拘年龄。

  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应从深刻调整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衔接入手。后者不仅必须服务于为高等教育培养合格的生源,而且应加强在广泛的职业培训,促使积极参与生活等方面的功能。高等教育必须保持向完成中等教育者开放,不受其年龄限制。

  因此,对高等教育广泛地、快速地增长的需求,要求实现从身份为基础向以能力为基础的途径的转换,所有有关接受高等教育的改革都应坚持此原则。能力原则应同样适用于教师和学生。应改善当前受忽视的群体(少数民族和处境不利群体)的入学机会。

第四条 与工作领域相协调,与预期社会需要相适应

 

  在以知识及其应用或信息处理为基础的新的生产模式的出现或变革为特征的经济中,高等教育与工作领域或社会之间的联系应建立一个全新的基础。

  开发创业的能力和精神,必须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以便促进毕业生就业,使他们不再是求职者,而应成为就业机会的创造者。

  作为专业培训、更新、循环的终身资源,高等教育机构应长期面向工作的需要。在它们的预期功能框架内,促使新的工作岗位的创造。

第五条 教育方式的革新: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

  在一个迅速变革的世界中,高等教育需要有新的观念和模式。这就要求根据与社区和社会各界的新型联系与伙伴关系,彻底革新有关入学机会、教育内容、方法、实践、教学手段的政策。

  高等教育机构必须教育学生,使其成为具有丰富知识和强烈上进心的公民。他们能够批判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寻找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并承担社会责任。

  为实现这些目标,课程需要改革以超越对学科知识的简单的认知性掌握,课程必须包含获得在多元文化条件下批判性和创造性分析的技能,独立思考,集体工作的技能。

第六条 促进机会均等的多样化

  多样化的制度、机构和学习项目,认可各自的价值在二十一世纪“知识社会”中对于满足人们的需要和赋予学生必需的强有力的背景和培训来讲是很关键的因素。学员必须有广泛的选择机会,获取知识和技能应从终身的角度去认识,高等教育的进、出点都应是灵活的。

第七条 高等教育人员和学生扮演主要角色

  对于高等教育机构来说,强有力的人员开发政策是很重要的。对高校师资应有,其中包括教师教学法技能的更新与改进,激励课程的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及按照1997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批准“关于高等教育教学人员地位的建议”,在职业和资金方面给予教师适当地位以鼓励敬业。

  国家和高等教育机构的决策者应将学生以及他们的需要置于中心位置,应将他们看作高等教育革新的重要的伙伴和负责任的一方。

  提供指导和咨询服务,以帮助学生实现从中等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过渡,指导他们进行课程的选择,满足成熟学习者的特殊需要。应批准和实施地区和国际关于承认学历的规范性文件,包括毕业生技能的认证,以促进国内或国家间的流动。

第八条 增强妇女的认证和参与

 

  虽然在提高妇女接受高等教育方面已取得显著的进步,然而需进一步努力去巩固她们的参与水平,特别是提高她们在各学科、各层次上的参与水平,同时使高教决策层有更多的妇女以确保性别因素也能纳入高教革新过程。

 

从观念到行动

第九条 非大一统的国际质量标准

  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角度的概念,它应包含其所有的功能和活动:教学和学术活动,研究、奖学金、队伍建设、学生、基础设施,社区服务和学术环境。透明的内部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对于保证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必须建立国际认可的机制,但应注意具体环境,避免一刀切。

  为了提高和保持质量,某些因素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严格筛选与不断的师资开发和流动。在这一过程中,新的信息技术由于其对于获取知识与诀窍的影响而起着重要的工具作用。

第十条 科学研究促进知识的发展

  通过研究促进知识的发展是高等教育各体系中的一项基本职能。在直接涉及可持续人力开发的课程中应加强革新、学科间和跨学科的性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间也应有适当的平衡。

  承担研究任务的机构必须能从公共和私有部门找到所需的物质和财政支持,来自公共和私有的资源。在各国和各地区研究与开发政策框架内,加强各学科,包括社会科学的研究。提高对高等教育本身的研究能力尤为重要。

第十一条 技术的潜能和危险

  新的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突破,根本性地改变了知识的开发、获取和传递的方式。高等教育机构必须率先利用这些技术的优势和潜能,坚持公开、公平和国际合作的精神:

  建立网络、技术转让,在教学、培训和研究方面交流应用技术的经验,先进技术向所有人开放;

建立新的学习环境,包括"虚拟"高等教育结构,消除距离的障碍并发展高质量的大众教育体系,为社会进步和民主化服务;

  充分利用教育技术时,应特别关注:

  消除各国间存在的在获得新的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方面存在的严重不平等;

遵守公正的规章,面对技术的商业滥用;坚持高质量生产。此外,尤其要使合作精神战胜市场思想,以此对“知识产业”和“知识市场”的开发中所隐含的危险予以警告并采取行动。

第十二条 基于社会需要的长远方向

  评价高等教育的针对性应看高等教育机构的工作是否与社会对高校的期待相吻合。这既需要政治上的公正,同时也需要与工作实际更好地结合,使社会的目标与需要成为高校的长远方向。因此,必须提供广泛的基础教育,强调能够适应多种生活环境、高效工作和尽快适应职业转换的技能。

  高等教育应该强化它的社区服务功能,特别是在消除贫困、暴力、文盲、饥饿和疾病等方面的活动,采用学科间和跨学科的方式分析问题。

  高等教育应更好地促进整个教育系统的发展,其首要途径是改进师范教育和教育研究。

第十三条 加强高等教育管理和筹资

  高等教育的管理和筹资需要适当的规划和决策分析能力和基于高等教育机构与国家规划和协调机构间的合作伙伴关系的策略,要采取面向未来的管理实践。高教管理人员应具反应能力、职称并能通过内外机制评估管理的程序和行政规则。

  管理的最终目标必须是通过提供高质量教学、培训和研究改进高等教育机构的职能。这个目标需要的管理应该是社会观念(包括对全球问题的理解)与有效的管理技能的结合。因此,领导高等教育是一项重大的社会责任,与高等教育利益各方展开对话可极大地加强高教管理。

第十四条 作为公益事业的高等教育

  多样化的资金来源反映社会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支持,应进一步加强。但是,对高等教育和研究的公共支持仍然至关重要,否则难以确保教育使命与社会使命的平衡实现。整个社会必须支持各级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动员社会的支持取决于公众的意识与参与,取决于经济领域里的公众与私有部门、议会、媒体、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家庭和所有涉及高等教育的社会各界人士。

第十五条 跨国跨洲分享知识和诀窍

  全球高等教育机构间的团结与真正伙伴关系原则是教育和培训的关键。因为教育与培训鼓励了解全球问题,理解有技术的人力资源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的作用并理解与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共存的必要性。因此,国际性应渗透到课程和教学过程中。合作与共享应以这些原则为基础,这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有利。

第十六条 从“人才外流”到“人才回流”

 

  “人才外流”现象还未能止住,发展中国家(尤其在非洲)和变革中的国家社会经济加速发展所需的高级专业人才继续流失。国际合作计划必须优先考虑短期的密集性项目,促使高级专家和研究人员返回到他们原来的国家。同时,努力转向“人才回流”的过程,通过合作项目,增强内在活力,减少离心力。在此方面,教科文组织在建立大学姊妹计划和成立教席方面的经验以及在承认高教文凭、学历和学位方面所制定的原则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十七条 合作与联盟

  受益者之间的联合,国家间和机构间的决策者、教学人员、研究人员、学生、工作领域社区群体等都是管理改革中的重要力量。在互利,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之上的合作伙伴关系将是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基本模式。

  我们出席世界高等教育会议的代表,通过此宣言并再次肯定所有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特别是基于个人的成绩和能力来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机会和权利;

  我们敦促个人和集体共同行动,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实现《世界人权宣言》和《反对教育歧视公约》中提出的高等教育有关原则;

  为此,我们通过此“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世界宣言:观念与行动”。为了实现本宣言所确定的目标并立即付诸于行动,我们一致通过《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优先行动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