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19日,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北京理工大学成功举办。我校郭洪刚老师带领的《作物昆虫学》课程团队(成员:覃晓春、张爱环)参加比赛,在全国赛588门课程的激烈角逐中,荣获基础课程副高组三等奖。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全国性教学竞赛,至今已成功举办第五届,得到全国高校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据悉,本届大赛共设32个赛区,覆盖14个学科门类,吸引1308所高校127064名教师参加校赛,34160名教师参加省赛,最终588门课程的2253位教师(含团队教师)晋级全国赛。经过层层筛选,最终评选出一等奖88项、二等奖205项、三等奖295项。
《作物昆虫学》课程是我校农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聚焦本校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总目标,以都市农业生产中人才需求为切入点,将科学研究、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有机融合,依托科技小院、博士农场、植物健康研究院等产科教平台,调研京津冀特色果蔬作物的病虫害防控的具体问题,并将具体问题转化为教学案例和科研问题,以“案例分析+案例解决”的思路展开教学与科研,搭建“聚焦生产-夯实理论-强化实践-赋能三农“的人才培养逻辑。
在本次大赛的北京市赛阶段,我校教师表现优异。郭洪刚教师课程团队荣获市赛一等奖并获得全国赛推荐资格。此外,另有6名教师及团队荣获北京市优秀奖,分别为:刘京国《发酵工程》课程团队(成员:薛飞燕、赵鹏、庞建)获新工科正高组优秀奖、曲江兰《绿色化学》课程团队(成员:邱权、王顺利)获新农科组优秀奖、赵文婷《农(兽)药残留分析》获新农科组优秀奖、夏龙《统计方法与应用》课程团队(成员:苟天来、何美丽、常丽红)获新文科正高组优秀奖、魏晓峰《酿酒葡萄原料学》课程团队(成员:李德美、凌梦琪、袁烁)获课程思政中级及以下组优秀奖、任俊达《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团队(成员:尚巧霞、任争光、祝宁)获产教融合地方高校组优秀奖。这一优异成绩体现出学校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的持续提升。
近年来,北京农学院高度重视教育教学改革,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创新实践。我校教师在本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取得的成绩,是学校教学改革成果的重要体现。未来,北京农学院的教师们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